談及「小樽運河」,許多人第一時間就會聯想到浪漫的水面,以及古樸的工廠倉庫;周圍的商店街、玻璃藝品館,也總是令人忍不住大肆採購。其實過去做為小樽當地的重要經濟命脈,若是利用遊船來一趟小樽運河的航運之旅,不僅可以細細品味小樽運河,更可以親自見識到小樽的發展歷史。過去曾擁有「北方華爾街」美譽的小樽,曾經是重要的礦業、商業要鎮;在小樽運河、港口邊,總是來來往往滿載貨物的船隻。但隨著戰爭以及時代演化,小樽運河已經有一半的長度填補成為馬路;過去的倉庫,也轉變成為商店、玻璃工藝館、咖啡廳之用。
搭船繞行區域為淺草橋至運河公園之間,沿途就能看見曾經繁榮的倉庫區、碼頭,或者是被選作電影拍攝地點的大樓;日本天皇更曾經在途中的北濱橋上,俯瞰小樽運河的繁榮之景。因此沿途的多個景點,都板橋居酒屋是值得旅客欣賞的特色。小樽獨特的氛圍,更成為日本經典愛情電影《情書》的拍攝地點,非常適合眼尖的影迷前來朝聖。小樽運河倉庫區:過去由於需要安全地存放商品,因此小樽的倉庫多是選用石材建設。不論是紅磚或是灰石,都顯現出當年小樽身為商業要鎮的地位。小樽最具代表性的拍攝角度,也正是拍攝運河倒映倉庫的美景。
淺草橋:小樽運河河道是略帶圓弧角度,從淺草橋上可以一次捕捉到小樽倉庫群以及彎曲的弧度,可說是小樽運河上最熱門的拍攝地點。在每年冬季的雪燈之路活動時,此處也是活動的主舞台。小樽港:從月見橋底朝外港航行,即可進入小樽港口。小樽港是北海道面積第4大的港口,過去也是北海道重要的煤礦運輸港口,《情書》多個場景均是在小樽港邊取景。如今隨著產業轉型,雖然貨運船隻較少,但已成為重要的遊輪港口。若有機會的話,可以看見大型遊輪停靠港灣的英姿。
海上超跑:小樽港內停靠一艘灰白船身的北海道警察船。這艘船是由鋁合金打造而成,靈活輕巧,最高時速可以達到70公里,一般船隻完全無法相比,因此有著「小樽海上超跑」的美譽。北海製罐小樽工廠:北海製罐是當地重要的傳統產業,共有新舊兩區倉庫。在製罐工廠的舊倉庫上,窗戶是使用小樽當地的手工玻璃打造而成,帶有濃厚的時代感及古樸味。北海道著名的「白色戀人」包裝鐵盒,正是在此生產。北濱橋:在當地人心中,北濱橋以及淺草橋,都是拍攝小樽運河的最佳拍攝地點。由於北濱橋以前正好可以看見運河支流交匯,因此連日本天皇都曾經站在橋上賞景,儘管支流已經填平,但仍起淺草橋更多了一份經典意味。
台灣的居酒屋最常見的下酒菜就是毛豆、拌豆腐跟蠶豆,但在日本可就非常豐富了,其實每個地方的居酒屋都有屬於當地最本土的風味,從一碟碟的下酒菜就可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文化風景,像在關東地區的居酒屋就會用地方的特產,例如像福岡縣的「辣明太子」(用鹽和辣椒醬醃製而成的鱈魚卵)、北海道的「松前漬」(用魷魚絲、昆布做成的醃漬物)、沖繩縣的海葡萄(深層海水中的神奇海藻)、高知縣的「酒盜」(用鹽或者醬油醃製而成的海鮮內臟)等等冷菜。所以這邊要給個小忠告,如果你今天是喊餓的人,千萬不要輕易走進一家居酒屋,不僅對你來說貴又吃不飽,全是酒的配角板橋居酒屋,還不如去拉麵店或壽司店好好填飽肚子吧!但現在國內的居酒屋大部分的菜色都非常豐富,只是每一家居酒屋的菜單都不一樣,所以一定要先事先看一下菜單,才不會到了之後發現沒有可以溫飽的餐點。像我之前如果想要認識一位日本人,一定直接約他去居酒屋,表面上一板一眼的他,私下的性情到底如何,一喝便能得知,真的屢試不爽,而且很快就可以拉近彼此關係。在日本最常見就是U型吧檯、榻榻米坐墊式、站立式、桌椅式的,每一家都有自己的招牌特色,而且我常去的那家,老闆都會記得我的喜好,我覺得那種默契感讓我感覺很親切,有種回家的感覺,而且也可以適時地幫我做料理的調整,真的是我為什麼會那麼愛居酒屋。
艀船:小樽運河上,仍然可看見停靠著的「艀船」。艀船船身上方採平台式設計,專門用來承載貨物,過去小樽繁榮之時,運河上滿滿都是艀船四處穿梭,但隨著時代變遷,艀船也就變得少見了。舊日本郵船公司小樽分店: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的舊日本郵船公司小樽分店,以高尚的外觀風格而聞名,被譽為「關東以北史無前例的經典建築」。在電影《情書》當中,此處也被當作是藤井樹工作的私立圖書館。Gold Stone:石造建築外型的Gold Stone,是小樽當地著名的Live Band表演場,店內的湯咖哩更是當地著名的代表性美食。
天狗山滑雪場:在小樽運河上,可以遠眺天狗山。每到冬季,板橋居酒屋天狗山上的滑雪場也成為小樽的熱門滑雪地點。此處不僅擁有北海道最陡、斜面達40度的「天狗之壁」,也能夠居高臨下欣賞小樽夜景。《情書》中博子在雪地中奔跑、吶喊的經典畫面,也正是在天狗山所拍攝。假面騎士大樓在小樽運河最長、帶有鵝黃色橋身的「旭橋」旁,有一棟四層樓高的工廠。儘管外觀看起來和平又樸實,但在特攝電影《假面騎士》當中,這棟工廠曾經被做為「邪惡組織的大本營」所使用,所以也是許多老影迷津津樂道之處。
日本居酒屋其實非常多,尤其是在市區、靠近地鐵站區域,但不是每間店都有中文或英文菜單,對於不會講日文的人來說,應該都會先選擇連鎖或比較有名的店。這沒什麼不對,你一樣可以享用日本居酒屋的美食,但這些有提供外文菜單的店,多少會為了迎合外國人進行一些變動,客人也可能都是旅客居多,那你就無法真正體驗到日本道地居酒屋文化。很小間的通常都只有吧台,其餘的可能混合,像是一般 + 吧台之類。其中比較需要注意的是榻榻米座位,座位下沒有開洞,因此都是盤腿坐、跪坐或側坐,對不喜歡這種坐姿,或長輩來說就不是一個好選擇。日本絕大多數的居酒屋室內都是可以抽煙,有些雖然提供禁煙座位,但只是分樓層(或隔一小塊),如:一樓為可吸煙,二樓不行,但中間沒有任何玻璃阻擋,等於說還是能聞到些微的煙味。在台灣,居酒屋是很多人吃晚餐會選擇的餐廳,但對日本人來說完全不是這樣,居酒屋通常都是下班後、假日晚上揪三五好友喝酒聊天的地方,不是吃正餐的地方,所以你常常都會看到日本人來沒有點很多正餐,大多是小菜,酒的話就會一直喝。日本居酒屋提供的酒類也非常多,從啤酒、清酒、梅酒、調酒、到葡萄酒等都有,絕對夠你喝!不喝酒的人也不用擔心,他們也有無酒精飲料。